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商科与法律学科交叉融合,太阳集团tyc151国际商务教研室于3月18日上午开展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初公开课暨教学研讨活动。国际商务教研室主任陈睿卿及部分教研室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就专业教学创新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公开课由丁寒毅老师主讲,内容聚焦于《经济法》课程中“企业法律形态”这一核心章节。课程遵循“知识衔接-案例解析-体系建构”的逻辑主线,层层深入、有序推进。丁老师首先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了“政府责任”的概念,进而顺畅地过渡到“企业法律形态”的主题,并随后对相关的法律术语内涵进行了细致梳理。在案例解析环节,丁寒毅老师巧妙地挑选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场景来授课。首先,他通过模拟“校园咖啡店借贷纠纷”这一情境,生动地展现了初创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并详细阐释了无限责任制的法律特征;其次,借助“夫妻店债务承担”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剖析了普通合伙企业中权责的明确界限;最后,他进一步创设了“三位股东投资争议”的情境,结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深刻解读了公司法人独立性与有限责任制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课堂总结环节,丁老师利用对比表格动态地展示了非法人企业与法人企业在法律形态上的差异,并通过结构化的总结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记忆。
课后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商科法律课程互动性与实践性提升”展开热议。教师们充分肯定了本次课程的设计亮点:通过校园创业、家庭经营等生活化场景转化抽象法律概念,显著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从个体经营、合伙企业到公司制企业,案例的复杂度逐级提升,为学生构建了一条清晰的法律形态演化认知链条;同时,借助表格、关系图谱等可视化工具,法律要点得以直观呈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同时,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增强课堂互动密度,通过增设“法律角色扮演”“即时投票答题”等环节激活学生参与热情;二是探索技术融合路径,引入虚拟仿真平台模拟企业注册流程,借助AI生成个性化法律风险评估报告;三是联合律所、企业开发“新业态企业法律形态”专题案例库,纳入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等前沿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紧密接轨。
丁寒毅老师《经济法》公开课现场
课后集体研讨现场